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6. 成为自己不会忘记的东西 (二)(2 / 2)

遥望月色 Andy 3024 字 11个月前

小姐的口气听起来似乎不再那么低落。

「当然可以。不过要在哪里讨论呢?学校的图书馆吗?」

「图书馆的话……只有会议室可以用。只是会议室很难借到,通常都要预约。」

「这样啊,那你有什么好意见吗?」

「我想想喔……」

小姐想了大约五秒之后,便丢出提议。

「有一家咖啡厅我很常去,餐点很不错,讲起话来也不怕影响到别人,只要不是大声喧哗就好。如何呢?」

「嗯,那你告诉我怎么去吧。」

小姐从聊天软体传来google地图的资讯给我。这样做倒是很清楚。

「我知道地点了。那明天中午我上完课之后,就过去找你。」

「嗯。那……晚安。」

「晚安,早点休息。」

结束对话之后,我把小说闔上,好好地放回书柜。关于村上春树的小说,内容似乎经常提到「顏色」,尤其这本《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更是如此。或许「顏色」对于作者而言,充满了各种意涵与隐喻吧。如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顏色,那么橘子会是橘色的吗?这一点我不太清楚。

村上春树那现实与非现实交错的世界观,以及充满疏离感和透明感的平易文字,都令我相当着迷。拿内容来说,所谓的看得懂跟看不懂,自然由各位读者自行判断。就我的认知,作者所撰写出来的故事,就让读者自由地去想像就好,不太需要绝对而硬性的註解。你觉得是什么,那就是什么,这样就够了。

有意思的是,村上春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入围常客。但说是常客,却每每鎩羽而归。也因为这样,这件事成了文坛茶馀饭后的有趣话题。彷彿村上春树拿不到奖项是日常,反倒获奖了就是天大新闻似的。当然,作家本身是否在意奖项,我自然是无从得知。身为读者的我只注重在阅读他的作品这件事情上。即便他一再落选,也不影响我认为他是一位杰出的作家的想法。

文学奖相对于作家肯定是种荣耀般的嘉勉,这一点道理我也能够明白。但难道非要获奖,作家本身与他的着作才算是具有被谈论价值的资格吗?对此,我是抱着反对的意见。

只要读者接触到手中的书,读完后觉得好有趣,好像因为眼前的故事而让自己心中產生了一点什么,这样就相当足够了。如果我今天是作家的话,比起奖项,我更在意每一位读者心中是否从书中获得了什么。那怕只是一点点也好,对我而言都是万幸,同时也会產生幸福的感觉与写作动力。

我坐到书桌前,打开笔记型电脑,一边搜寻资料,一边吃着橘子讨厌的番茄。要是小姐没有拿定主意的话,我倒是想把最近十分感兴趣的村上春树拿来当作报告的讨论主题。

喔!好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