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37页(2 / 2)

虽然她号称什么都会一点,但是这个还真是,不太会。

现代社会,真的会这玩意儿的人,那肯定是凤毛麟角的。

虽说王氏刺绣的手艺很好,但是甄明珠倒是没着急立刻刺绣什么物件儿,反而是先主动邀约了几套汉服。

说是汉服,也跟现代大家熟识的有些区别。这边男子的衣衫比较偏向于明,头发束起,干净利落。衣衫也窄袖束腰,不做那些多余的打扮,唯一比较风雅之处就是,人人都喜爱玉佩。

而女子样式就多了,并不拘泥于哪一种,女子之中,有偏向于唐的款式,也有偏向于的宋的款式,若说明的款式,也是有的。不过不管哪种款式,都是好看的。

百姓女子,也颇为随意。

像是王氏为了赶路方便,就穿了十分简单的款式,自己还做了一点点改良,然而并不会多引人注目。因为整个社会环境,对女子的美就是很包容多样的。

衣衫上也不要求那么多,更没有什么必须如何。

甄明珠:“那能给我多做几套吗?”

王氏:“能。”

她立刻说:“行的。”

甄明珠畅快的笑了出来,说:“那可真是太棒了。”

她可以不穿,但是不能没有,怎么说,也是偶尔来古代的人呢。

甄明珠与王氏很快商量好了,王氏领了活儿,心里倒是一下子踏实了。

他们其实还是有些银子的,可是稍后还要置办住处,哪里够用呢?这一谈妥,她这心啊,瞬间就暖和起来,觉得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

这日子,总是有指望的。

“这下子好了,我们不会老家,也能过活了。”

甄明珠好奇:“你们回老家,是回你相公的老家,还是你的老家啊?”

她赶紧又说:“你不想说可以不说的。”

王氏:“其实,我们两个人都是南方人,老家也都在江南。他爹还是个县令,只不过,我相公的娘去得早,他才四岁,他爹就早早续弦,又有了三个兄弟两个姐妹。俗话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他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堪堪活下去而已。族中都是仰仗他爹,自然也不会管他。我倒是日子比他强,我只是一个庶出,又是个女子,倒是没有什么人太过把我放在心上。后来我年纪大了要议亲,他也要议亲。他家后母觉得我是一个庶出上不得台而的,就选中了我。而我家……觉得他虽然不值得投资但是到底也是个嫡出,说不准用得上,搭进去一个庶女搏一搏还可。于是我们就成亲了。我们成亲后,他爹就给他寻了个职位,是在大北方。我们赶路三个多月才能到。我男人在那里做师爷。”

按理说,这些事儿王氏不该说,但是这里并非寻常之地,掌柜的又不是歹人,王氏自然是忍不住将压在心里的话诉说起来。这倒不是她多么碎嘴子,而是这里足够“特别”,特别到她相信甄明珠根本不是正常人。

所以,她是乐意倾诉的。

“我们在那边的日子,过的也不错,虽然北方和南方生活习惯不同,但是日子慢慢也过下去了。我相公虽然不是大官也不挣大钱,但是我们一家子拿着俸禄,我偶尔偷偷卖一点绣品,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这一过就是十年。谁曾想,开春的时候,我去送绣品的时候,被人盯上了。盯上我的是二皇子的小舅子,他的姐姐嫁给了二皇子做妾,据说是最最得宠的一个,连带着,这鸡犬也升了天。那个恶棍看上了我,纠缠与我。还伙同郡县的上官,罢免了我男人的职位,我们写信回家求助,可是石沉大海。这人一计不成又来二计,他令人掳走我家三个孩子,说是要给卖掉。好在我男人在衙门里与人为善,与大家都交好。几个衙役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帮着拦住了。而这时,那个恶霸竟然莫名其妙的被人杀了,矛头都指向我们,我男人又被构陷杀人,也幸好县令提前给我男人送了信示警,我们躲过了一截,没有被抓,匆忙就收拾了细软离开。现在明里有人通缉我们,暗里有人追杀我们。这一路,我们用的是假的路引,所以尽量不进城,都是走的山路。其实我们也没有地方可去,唯一可做就是回乡求助,可我们自己也知道,回去,谈何容易。就算是真的能回去,能不能得到帮助,也不一定的。可是不回去,我们又能如何。所以我们只能继续走,不过走到这里,我们倒是生出不同的心思了。这里好山好水人杰地灵,也许我们留下反而更有活下去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