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38节(2 / 2)

刘彻暗自点点头,朕也甚喜之。

而且……从未有过败绩!

听听,天幕说他的两员爱将,从未有过败绩!

此时此刻,刘彻这心啊,真是咕咚咕咚如冒着温泉泡,对卫青和霍去病,真是怎么看怎么心满意足。

【好了,最后再来说说三次战略反击的最后一战——即漠北之战。】

【在经过前两次漠南,河西这两大战役的打击后,匈奴势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汉朝已完全占据了这场旷日持久反击作战的主动权,只是匈奴仍不甘心失败,还是在一直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动。】

【而且匈奴单于采纳了汉朝降将赵信的建议,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并寻找机会以歼灭汉朝军队。】

【赵信,原本是匈奴人,因战败而投降汉朝,改名为赵信,然而后来又因兵败,再次复降匈奴,为自次王。】

刘彻瞬间眯起眼睛,冷哼一声。

谁说泄露“天机”于汉朝不妙,这不就让他抓住了匈奴那边的“小辫子”——

本来匈奴那边就不是铁板一块,呵。

【对此,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便决定将计就计,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汉武帝刘彻的几次军事指挥,以及军事行动策略等都非常值得称赞。】

【这一次更是因势利导,乘敌不备,确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具体作战方针。】

【只有卫青和霍去病这两大卓越将才是不够的,显然汉武帝在对战匈奴的策略以及反击上,也起到了绝对不能忽视的作用——正所谓君主指挥得当,名将才可充分发挥作战天赋,奋勇出击。】

刘彻傲然负手而立,心道,天幕总算是说了朕的好。

则先前之“过”,朕亦可心怀大度也。

他现在是听得哪里都好,心情格外舒畅,早没了先前的郁卒和恼怒。

【这一次,汉武帝集中了精锐骑兵足有十万人,组成了两个大军,分别由卫青和霍去病统率。】

【另外还有步兵几十万,马匹十余万配合骑兵主力的行动,而卫青和霍去病受命后,各率精骑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沿东西两路北进,决心在漠北与匈奴进行会战。】

【卫青这边,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后,竟意外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

【于是卫青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去从右翼进行包抄,而他自己则带人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

【这一战,直接激战到了黄昏,大风骤起,飞沙扑面,两军难辨彼此,而卫青乘势分轻骑从左右迂回包抄,最后匈奴单于见卫青带领的汉军人多势众,且兵力强盛,自知无法取胜,只能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方向逃遁。】

【卫青发现之后,立即派了轻骑军队连夜追击,其后自己也率领主力军队跟进。】

【只是一直到天快亮时,军队已然行进二百余里,仍然未能发现并且擒服单于。】

【不过这一次作战出击,卫青率军共一举歼俘匈奴军一万九千余人,甚至一路挺进到达了寘颜山的赵信城,获得匈奴积存的粮食以供军队食用,并且大军在回营之前,尽烧其城和匈奴积粟。】

听到这里,卫青不由得皱眉,竟然没能追到匈奴单于!

刘彻见状,直接开口安慰道:“那匈奴单于为了能够突围,想必只带了少数精锐之兵,由此速度快,拖累少,追不到也实为无可奈何,卿不必多思。”

卫青立即拱手道:“陛下,有此‘前车之鉴’,下次臣定能生擒单于!”

刘彻瞬间开怀而笑:“好,朕可等着!”

不过等等……刘彻突然想起,那李广和赵食其不是两军合并,要从右翼去进行包抄吗?怎么……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直到大军回营途中,才遇到迷路失期,未能及时前来支援的李广,以及赵食其部众。】

刘彻:“……”

“李广、赵食其!!”

难怪是前将军李广!难怪是迷路大王!!

朝堂之下,两人瞬间脸色苍白跪了下去。

刘彻冷哼:“且等天幕结束之后再来分说!”

【卫青这边说完,让我们再来说一下霍去病那边——】

【在另一个方向,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北进了1000余公里,渡过大漠,寻歼匈奴主力,最终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大破匈奴军,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共八十三人!】

【而后霍去病继续乘胜追杀匈奴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也可称作瀚海,用现在来说,就是一路到了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

【《史记》有言——“骠骑封於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封狼居胥啊!!】

刘彻挑了挑眉:封狼居胥?

以及……祭天封礼?祭地禅礼?

朕的小霍将军倒是敢,哈哈。

刘彻朝霍去病看了看,倒没有多在意和生气,反倒觉得天幕如此之激动的语气,这封狼居胥,显然意义不小?

【封狼居胥,这可是古代武将的最高成就,也基本上代表了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

【即一个代表了武将天花板的仪式。】

【而严格来说,在诸多武将中,历史上真正封狼居胥的就两个人,一个就是西汉时期的霍去病,他是真正在狼居胥山举行过祭天仪式的第一人,不仅是封狼居胥的开头人,也是真正敢于举行祭天仪式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