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280节(2 / 2)

否则依着皇上这两年疑心之重,还能将费英东后辈指给她家弘晖?要知道,虽说瓜尔佳氏自打费英东、图赖、鳌拜等之后,如今发展远不如钮祜禄氏。

那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正经不容小觑呢。

可巧,听到长子被赐婚的消息与人选后,胤禛也是这么想的。

皇阿玛知悉自己想法之后,不但没有大肆打压,还遂他所愿,让他往江南给他表现机会。如今,更令他食亲王双俸,给他家长子赐婚名门之后。

桩桩件件,可不正是对他满意,甚至期许颇深的信号?

这就说明他前头所想,所做,并没有什么谬误。

还需要再接再厉啊。

胤禛提笔,洋洋洒洒又是数十页的长信。从关心皇阿玛身体,倾诉自己对他思念开始。接着便是大片感谢,谢皇阿玛于百忙之中,亲自给他家儿子甄选佳妇。

还惦着他福晋年轻不经事,特意将姨母派过去协同办理云云。

所有家常都拉过,仔细表述了自己的思念、敬仰与感激之外。又陈述了江南诸事的种种细节,百姓反应与他的意见。

再说他对于海事衙门建立、管理与运行的一些个小想法。

言说自己就是抛砖引玉,提供一些思路供皇阿玛参祥。盼着皇阿玛能有更周详、更妥贴的安排。父子同心,君臣携手地把海贸这只金母鸡给养好了的同时,也尽可能杜绝些个因此而来的纷乱。

说尽自己想法的同时,态度上可虔诚可卑微了。

恨不得字里行间,每一处承转启合都带着满满对皇父的恭敬,事事以他为先的态度摆得明明白白。

不敢有丝毫僭越。

收到信之后的康熙全程细细看完,满心满眼满意。却还要跟阿灵阿摇头:“这个老四,平时瞧着冷脸又严肃,想不到实际上却是个话唠。”

“啧啧,一封信二十几页,给朕请安问好、叮嘱朕仔细养护身体的内容就占了七页!正经话非得放到最后那小小篇幅,亏得朕这个当老子的有耐心,这么长一封信也一字一句慢慢看完。否则的话,岂不是耽搁了正事?”

阿灵阿:……

若您眼角眉梢之间的笑意没有那么明显,奴才还真就信了。

现在,阿大人只能笑着拱手:“说句僭越的,皇上,您这可就多少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四阿哥辗转江南各地,如今又到沿海一带。整日里废寝忘食,忙得连喝口水的闲暇都没有。却还能凝万千思念、牵挂于笔端,不远万里的送给您瞧。”

“奴才家中那两个逆子,却弥月不来一封信,千盼万盼盼来了,最多也就是在信中写上安好勿念四字。累得福晋万千担忧,梦中都喊那俩不孝子的名字。等回头他们差事结束,回转京城,奴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胖揍他们一顿。”

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让福晋这般担忧?

阿大人皱眉,真心实意地生气。

康熙眉眼含笑劝慰,说前方战事胶着,冠勇侯无暇他顾也是有的。虎团更是初次承担此重任,一心想着做出点业绩来。

莫说是给你们,就是给他福晋,那也是等闲见不着一回书信的云云。

这么一番对比之下,康熙更加认可胤禛的孝顺,也更欣赏虎威跟虎团的忠诚了。

连梁九功那接班人魏珠都不由挑眉,暗赞阿大人为能。

不怪是父子四人同在朝中,同受重任,与多位皇子有姻亲关系,却半点不惹皇上怀疑的主啊!这一番龙屁拍的,简直行云流水。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四阿哥跟冠勇侯兄弟几个齐受益。

高明高明啊。

若前头那位废太子殿下有这么个助力,何苦两次上位都坐不稳当,如今只能委委屈屈的待在咸安宫里?

已经一路攀爬,荣升到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的虎圆在奋笔疾书,记录皇上日常的同时,也默默为自家阿玛献上膝盖。

谁说武夫不懂谋略?

看他阿玛这围魏救赵、抛砖引玉的用得多好?

无声无息之间,就帮四表哥立稳了百忙之中仍不忘孝敬君父的人设,还狠狠帮两个哥哥争了一波存在感。

自夸算什么呀?

他阿玛能让皇上对他们爷几个夸赞不休,信任有加。

有他跟弘晖哥俩,就算四表哥不在京城,也没能被任何人抢去上风。连盲目自信,以为大阿哥、废太子、八阿哥、十三阿哥等相继倒掉之后,自己实际居长,又颇受皇阿玛重用的诚亲王都有些慌了。

刚从塞外回来,就请皇上往他的熙春园进宴。

皇上倒是给了他这个面子呢,可没过几天,就也在两个乖孙儿的陪同之下往雍亲王的圆明园走了走。还应贤郡王所请,亲手给圆明园题了字。

顿时,以往不争不抢,没什么威胁的老四就成了胤祉的生平大敌。

通往太子之路上的最大障碍。

于是,因为常年编书立传,在文人中颇有一些地位的三阿哥坐不住了,开始琢磨着给他好四弟添点堵。

这几年,皇阿玛越发注重仁名,而四弟在江南那可是雷厉风行极了。数度抄家,大片官员落马,已有抄家王之名了,简直是在皇上的仁名上抹黑呀。

胤祉眯眼,些个针对老四的小算计就立即出现在脑海。

远在广州的胤禛哪儿知道他家三哥又在琢磨小歪招儿了呢?身为人父,却因故不能出现在儿子一生最重要的婚礼上。

胤禛心中十分愧疚,忙亲自采买了好一批在广州这边不甚贵,京城却特别受欢迎的洋货回去,送给新婚小夫妻也聊做安慰。

当然,他也没忘了给自家姨母准备一份谢礼。多谢她不辞劳苦,帮衬福晋为弘晖准备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