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历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342节(2 / 2)

也是颇为辛苦。

而胤禛更为辛苦,除了亲力亲为,连康熙丧次的供果、祭奠饮食等都要亲自摆放外。还每日里嚎啕大哭,莫能仰视。

群臣奏请他在昭仁殿或者弘德殿休息,他却言自己遭遇皇考大事,哀痛方深,何人安居内殿?

只在乾清宫东庑为倚庐,昼席地,夜寝苫,每天上香祭奠五次。

哭必尽哀,又担忧皇太后年事已高,过于悲痛。每天五更天,便亲往问安,然后再回丧次。

一应朝政等,都先托付给十三阿哥、大学士马齐与九门提督阿灵阿、冠勇公法士尚阿。

言他自己逢父丧,心中纷乱,除了他藩邸之事外,其余都暂交给四大臣。凡有谕旨,必经由四大臣传出云云。

此令一出,朝野哗然:皇上一共任命了四位大臣,其中阿灵阿父子俩占了一半?

看来这一朝君子一朝臣之事,在他们钮祜禄氏不灵啊!一门三公的钮祜禄氏到了雍正朝,怕不是会更显贵。

然而,此时此刻,淑宁丝毫不在意这些。

她只惦着自家大外甥身体,毕竟梦中那个雍正只享了十三年国祚,就早早无了。如今大外甥跟她梦中一样糟蹋自己身体,这大冷天的,又是席地又是睡苫的。

那也是四十几岁的人了,哪经得住这般折腾?

偏偏旁人又劝不了他,唯一能用孝道压制他的嫡姐只满心哀痛,言说恨不得随先帝而去。

各种秀情深。

淑宁无奈摇头,只能自己找上贵妃姑姐,让她使人往大外甥暂住之地放了几个火盆子。然后在他发火拒绝前仔细劝着:“是是是,臣妇知道皇上您至诚至孝,正伤怀于慈父离去。不惜自身,只为尽人子之孝。可您想过没有?您不仅仅是先帝之子,还是咱们大清皇上,这万里河山的新一任主人。得对满朝文武,天下臣民负责。”

“套用一句您曾经劝过先帝爷的话,您如今的龙体安康,关乎着整个天下社稷。哪怕为了万千黎庶呢,您也得保重自己龙体。就算是席地、寝苫也得做好基本的保暖吧?”

胤禛刚一摇头,淑宁便说他若是不肯好生保重龙体,她就请太后或者贵太妃暂且收留几日。

然后日日来劝谏,日日来送饭。

生让胤禛那满腔拒绝之语都梗住,一旁苏培盛还跟着极力劝说:“公福晋金玉良言,句句发自肺腑,声声都是对皇上龙体关怀。皇上您就从善如流,听公福晋一声劝吧。太后娘娘那边还万分悲伤,且等着您好生劝慰呢。”

见他有所松动,弘晖跟弘旻也都赶紧加入劝说行列。

如此,胤禛才终是点了头。

冬至日,前头被弘晖临时托付的虎团代为祭天,胤禛命停应该有的朝贺。

打从康熙病重开始,胤禛就衣不解带地伺候左右。康熙大行之后,又尽日举哀,原本就偏瘦削的身形更急剧掉称,颇有那么点形销骨立的意思了。

德妃,哦不,现在应该称圣母皇太后都几度下谕旨劝其进食。

胤禛亲往永和宫请安,言说自己在姨母劝慰之下已经略进饮食了,请皇额娘放心。

等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终于盼着长子将那戳她心窝子的德额娘改成了更珍贵的皇额娘。可把咱们这位新晋圣母皇太后给激动的哟,当即好一场热泪盈眶。连说好好好,皇上能保重自身,哀家便放心了。

至于谁劝的?

那都不重要,横竖她熬了一辈子,终于从区区官女子成为了天下间最最尊贵的女人。

什么元后、继后、三继皇后,在皇上心中再如何重要,也抵不住她能让新皇躬身行礼,叫一声皇额娘。

万般得意之间,圣母皇太后只听着她家好大儿要分封诸王。

老大、老七、老八、老九都加一级成了亲王,十三更越级成了亲王,她的十四还能例外?

那可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第269章 灵前继位虎威封王,阿大人初提告老……

事实上,也确实如她所想,胤禛给亲弟弟封爵的事情上半点不吝啬。

直接把十四这个容郡王升级成容亲王,根本不用任何提点。当然,有康熙临终之前那番警告与她跟胤禛前头的默契、十四的劝告等,她也不敢对朝政上的事情有任何置喙,更不会以孝道为武器,试图压着大儿子给老儿子发福利。

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这对母子聊得虽不多亲热,但也算融洽。直到胤禛提及要给他的虎威弟弟封个郡王当当,圣母皇太后才皱了眉:“这……不大妥当吧?虎威虽然亲自挂帅打下了新疆,可以说功劳盖世,但……”

但他终究只是个外臣,哪有非爱新觉罗氏子弟位居郡王之位的后话还没说完,胤禛便已经笑着接过话头:“皇额娘也说了,虎威弟弟功劳盖世。那功则赏,过则罚,又有何不可呢?”

圣母皇太后言说他们一门三公,显赫已极。

但胤禛显然觉得还不够。

他的虎威弟弟明面上一枪攮死噶尔丹,又一枪攮死策妄阿拉布坦,尽灭整个准噶尔汗国,加强朝廷对藏地统治。

私下里两个乾坤蛋,给他送来可谓扭转乾坤的关键消息。

没有虎威弟弟,就没有他后头诸般顺遂。

世人都言皇考在时对他信重颇深,千古无二,他们父子间门的相互信任空前绝后。

殊不知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五十七年皇考巡幸塞外时突发风疾,情况危急,皇阿玛自忖难以挺过,遂直接命礼部尚书传旨,让他即位登基。

亏得虎威弟弟及时传信,将实情告知,让他做出正确选择,奠定了皇阿玛对他的信任之基。

否则……

那后果惨烈的,胤禛都不敢细想。

但其中情由不方便对任何人言,他只能微笑:“皇考在时,就曾有意封虎威弟弟为郡王,只是姨父极力劝阻才不得不作罢。他老人家还一直引以为憾,如今儿子登基在即,帮他老人家补上。皇考若在天有灵,也一定会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