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84节(2 / 2)

陈超只得往村委会打电话找爸爸,让他赶紧拉上了全村、邻村、全县能找着的木工,“上次那照片还在家里放着呢,就照那个打。”

在全民努力之下,他始终在一两天内陆续发货。

赚的钱,三七分,干活的乡亲们三,他七。

就这,已经比贩子收购良心多了。

乡亲们干得很带劲。

安夏的建议让他看见了新的商机,马上就赶回家里,给乡亲们布置新的「生产任务」。

不过,安夏觉得这事到底不长久,现在是赶上风口,等光棍节一过,他们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可以贯穿始终的东西,销量暴跌是可以预见到的。

既然现在日本人还没摸进来,不如就先帮他们探出去好了。

安夏又向陈超打听他们那里有没有做棺材的。

“没有没有,我们都是火葬,没有棺材!”陈超保证。

“真的?我不是管殡葬的人,你不用瞒着我。”安夏记得不少村子里还有守旧的老人,死活不肯火葬。

不然今年陈佩斯也不会拍一个电影,叫《孝子贤孙伺候着》。

“咳……有是有,不过不多。”

“拍点照片,帮你卖国外去。”

“国外?!”

“对,帮你挂在国际版上。”

“可是,我不会外国话啊。”

“你可以自己找翻译,也可以选择在商品出售后,把售价的千分之三做为翻译服务费支付给我们。”

陈超想了想,找翻译打听了一下价格,还是决定选择按比例支付。

至少东西先卖了,有收入了,再付钱,心理压力会小一点。

安夏在荷泽见到了陈超,还是一副稚气未脱的孩子样,安夏看着他的模样,有些遗憾,他很聪明,脑子灵活。如果再读一读书,看一看更大的世界,说不定会有更大的出息。

陈超本人觉得无所谓:“我现在也挺好的。”

“要是现在让你回家专门在网上卖货,你愿意吗?”

陈超想了想,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家里不能上网,卖不了货。”

与市区相比,家里差的岂止是上网。对于年轻人来说,诱惑多多的五彩世界总是让人好奇的。

不然郭敬明的书也不会成为一时潮流,那代表着许许多多人对大城市的向往和幻想。

安夏此次来,是因为日本方面已经有商人表示了对棺材的兴趣,询问能不能保证销量。

陈超不认识日语,没搭理人家。

商人找到了「中国货」的销售团队,请他们帮忙联系。

安夏怕陈超不说老实话,明明产能只有一千口棺材,敢跟人吹一万口。到时候交不了货,「中国货」的名声也要受到牵连。

于是她决定亲自来看看。

村长知道她就是给村子里带来收入的财神爷,非常热情,陪着她们一行人在村里四处走走。

基础设施确实不太行的样子,木材加工厂都是家庭小作坊,男人拉大锯,女人上漆,孩子做家务。

今天应该是上学的时间,安夏看到许多年纪不大的孩子在家里干活。

“他们都不上学?”安夏问道。

村长叹了口气:“没钱。”

“义务教育不是不要钱吗?”

“他们要是走了,家里的活谁干?”村长看着安夏的眼神,就好像看着问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安夏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建一个加工厂,能用机器的部分用机器,流水线加工,这样可以让人轻松一点,让孩子去读书吧。要是陈超能读书,他说不定早就帮村子脱贫致富了。”

陈超的爸爸就是陪同的工作人员之一,他听着外人夸自己儿子,心里有点小得意,脸上还不能露出来,嘴上客气:

“嗐,他哪是读书的料,我是说要供他读书的,他自己不想读,坐不住。”

行吧……生在整体不爱学习的环境里,能生出想学习想法的人,算天赋异禀。

“村里难道都不上学了吗?”

“有的,有的,学校在邻村。”

正说着话,几个放学的孩子回来了。

安夏看着他们各自奔回家的身影:“都是男孩?”

“对啊,男孩子笨手笨脚的,又粗心大意,留在家里帮不了什么忙,能供的就供男孩子上学了。”村长说得理所当然。

听起来好像是在夸女孩子细心,心灵手巧,结果就成了家里不供上学的原因,这是什么可怕的惩罚?

“读书也是个苦差事啊,是吧,陈超,你看,他也不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