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592节(2 / 2)

其他人说:“那你去她家了吗!”

他摇摇头:“没有,我又不要储能电容,有什么好看的。再说晚上还要值班。”

众人:“……”

他得意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扬了扬:“我可不傻,我留了她家的地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安夏听到「储能电容」。虽然不确定它是干什么的,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可能像电池?

安夏一直在努力寻找可以替代易燃易爆锂电池的东西,却始终没有合适的,她马上问:“你今天要去她家吗?”

“啊……还没约……”

“能多带几个人吗?”

一场风花雪月的纯情故事,变成了纯洁的金钱交易。

航母专家们高度肯定了储能电容的存在价值,超级电容只要不过度充电,安全性就没有什么问题,也许有希望把糟心的锂电池给替换掉。

拿到钱之后,姑娘的哥哥非常高兴,告诉专家们:“我这边还有!你们要吗!”

然后,他就把当时跟他一起偷卸航母的哥们儿也叫来了,大家手里都或多或少的囤着些好货,只是一直没机会出手,现在终于来了买家。

这些随便一件起码上万美元的设备,就这么三文不值两文的转手到了航母专家们的手上。

这些小物件如果回国,就轮不着紫金的工程师看了,要看只能在这里。

一批紫金工程师也赶到这里,抓紧采集数据,分析其中有哪些技术可以用在公司产品上。

人越来越多,交流也越发密切,原本一些看淡世事,隐居不出的高人都被挖掘出来:

每天早上在海边散步的是流体力学专家。

每天中午去买面包的是应用数学家。

每天下午去散步的是应用物理学家。

曾经黑海造船厂里的技术大神们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安夏几乎都知道。

安夏秘密与几位高层通过电话之后,受到委托:以紫金的名义,请他们到中国来工作。

避免专家们成为某些国家眼里的眼中钉,直接炸飞机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以及,还有一个小问题:专家们的工资。

现在连公务员都纷纷停薪留职下海捞金,可见体制内得是有多穷。

外籍专家可以多给钱,还能给他们各种生活上的便利,但跟美国一比,那还是差远了。

就怕专家干一半,美国人来挖人了,中国又不能扣着人不让走,到时候会很麻烦。

安夏一口应承:“那就把他们挂在我这边,我给他们开工资。希望可以允许他们有空的话,给我当顾问。”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上头答应了。

安夏便一一拜访各位专家,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们去中国工作。

最终有大约一半人愿意加入紫金。

上一回这么多说着俄语的专家来到中国还是1953年,李俏对安夏拉这么多人来公司感到十分的忧虑。

这些专家本质上都是紫金替国家暂时养着。

等国家的项目一开,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还有空替紫金办事。

就是纯纯的往下白花钱。

买航母这件事本身,紫金好歹还弄到了一些设备和系统。

养这些专家真是……

李俏心里很是觉得不值,但是钱是安夏的,老板想用钱去砸情怀,李俏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只能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把这些专家在公司的身份搞定。

为了航母,安夏掏了六千万人民币,是账上所有的可以动的钱,其他的钱是吴总和邵总找了自己的关系。

就算是拜金主义泛滥的时代,许多人的心中依旧有希望祖国富强这么一个情怀存在。

不仅是大陆的公司,还有港澳两地的几家公司,也或多或少投了钱进去。

这些钱都没有算在紫金的借款上,而是他们自己愿意出的钱。

安夏要先回国了,陆雪还得返回圣彼得堡,继续跟俄罗斯人聊采购基洛级核潜艇的事。

陆雪抱怨道:“俄罗斯人怎么就不能像乌克兰人一样,痛快的卖给我!真烦!耽误我回家。”

“可惜乌克兰没有核潜艇,不然,你就可以说你不卖,我去找乌克兰人了。”安夏同情地摸着他的脑袋。

安夏回到公司,首先找妈妈了解公司财务的情况。

要是会影响下个月发工资的话,她真的得去找贷款了。

目前看问题不大,安夏投下去的钱,都在稳定回本,风电场还没建呢,就有好几个大公司过来要租用云计算服务器。

“眼看着天要冷了,咱们的电费……能降一降了吗?”安夏每次看着数据中心的电费账单,就心疼,特别是想到电费里面有40%并不是让服务器干活,而是给服务器降温,她的内心就浮现出一个想法:「服务器比少爷还难伺候,它就不能别这么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