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112节(2 / 2)

“小林牛逼!”

“小林就是一款永不服输的编剧,我就说,只有小林一直在创新,某些编剧只是抢占时间先机罢了。”

“拼剧本小林永不服输!!小林加油!!”

林济大话已经放了出去,写武侠剧本的消息也通过工作室对外透露了,记者们于是找上了赵京。

赵京一副惊愕的表情:“是吗?那他真是……勇气可嘉。”

记者们又以最快的速度去问林济对赵京这番话的看法,林济面带微笑:【毕竟我的写作天赋和收视率都要比他强一点。】

“我同意!!”

“同意!”

眼看着《代号11》和《代号鹰隼》battle的场景即将再现,记者们和营销号们自然全程关注林济和赵京双方的动向。

电视剧圈有一阵没这么热闹了,剧组之间彼此客客气气,虽然世界和平是件好事,但过于和平会令人感到厌倦。

以前圈里唯一的癫公是林济,可接连出爆剧之后,林济身上也多了一股知名编剧的风范,宅的本性慢慢显露在剧迷们眼前。

赵京和林济这次起冲突,不少剧迷都抱着吃瓜看戏的心态,有剧看,又有乐子看,何乐而不为呢?

……

很显然,赵京那边和媒体的关系更好,《刀剑情》改编期间,记者们时不时就去了解赵京的创作动态,比如改编进行到哪一部了,比如“赵京版”改编获原作者青睐,或者武侠大家后人盛赞《刀剑情》小说,称赵京“眼光独到”。

“……到底是赵京眼光独到还是小林眼光独到?”

“这也是我的疑问。”

“剧本还没写完,发这么多通稿做什么?能看出来赵京很怕输了。”

“小林安静如鸡,亏我抓耳挠腮想了解他新剧本的内容呢。”

虽然林济是一位有着丰富创作经验和超强实绩的编剧,但业内和剧迷们对他的新剧本却并不看好。

毕竟林济要写的是武侠题材。

武侠整体已经衰落了,即使是大家的武侠改编作,对观众们的吸引力恐怕也不如其他题材。

在电视剧这个行业,题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以林济自己创作的剧本为例,《后宫》一定强过《淬火》吗?《静梧传》的质量一定高过《杀机毕露》?

这两部剧的剧迷都不敢直白承认这一点。

《后宫》和《静梧传》的题材显然有很大优势,对于观众而言,这两部剧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新鲜。

而武侠,留给观众的印象只有陈旧。

除非林济的新剧本出色到能让这一题材焕发出新的光彩,否则他无力改变武侠题材的现状。

但每一种题材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武侠不是说写就能写好的,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四不像。

“赵京是在挑衅林济没错,不过有人觉得林济过于自信了吗?”

“+1,他是写了很多好剧本没错,不过他也不是什么题材都能写吧?”

“赵京好歹也是有名气的老编剧,口碑确实一般,但是论编剧水平,他不比顾乐年差,何况他还有原作的加持。”

“坐等林济扑街,不是我说,林济也该受点教训了,别成天膨胀得好像自己是编剧圈第一人似的。”

“就是!”

“所以问题来了——谁才是编剧圈第一人?”

不少网友想尽办法去挖林济的缺点,他们也确实挖出了不少,但就在“编剧圈第一人”被问出声之后,几位diss林济的网友全都失了声。

从有编剧行业以来,林济或许称不上第一人,但在近十年、近二十年,论实绩、论口碑,确实没有一个编剧能和林济相比。

……

林济本人压根没受到网上言论的影响,对他来说,和赵京battle是工作,写自己的剧本才是生活。

他大脑里储存着上辈子各路武侠大师的原作剧本,随意放出一个的话,都可以给他增加一部经典片单。

不过林济压根没考虑过拷贝,经典这种东西,出现在一个世界就足够了,没必要在两个世界同时出现。

和赵京的骂战过后,他就默默沉浸下来,开始构思一个全新的武侠故事。

这个剧本,林济并不是以编剧的角度去写的,而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去写的,像写小说一样,写开头,写主角的人生际遇,写江湖中的不同人物展露出的不同性情——以前的剧本,林济会做框架,做人设,这一个他却把心思都花在丰满剧情上。

他写得确实很慢,尤其在最开始,为了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有人性的江湖,林济花费了比以往的剧本更多的时间。

林济理想中的武侠小说,是由一个个传奇般的人物所构成的,这些人物亦正亦邪,有恶念有贪念却也会为情所困,哪怕是最奸邪之人,也不是平板化的,而是永远生机勃勃。

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林济甚至联想到了《淬火》——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与《淬火》也有相似之处,无论身处乱世或是末代,这群江湖人的精气神永远令人瞩目。

林济没有关注赵京的剧本改编得多么迅速多么精彩,自然也就没有慌乱,全心聚焦于自己笔下的文字,让角色在他笔下逐渐变得鲜活。

第124章 剧本

林济一写起剧本就忘记了时间, 但事实上,他很享受这种完全投入的状态。

林济笔下的江湖,是从大吴朝一件消失的秘宝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