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20页(1 / 2)

话说大苗山的另一边,万常山看着站在眼前的年轻人,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要行礼。

宗宜年急忙把他扶起来,“师父,您快起来。”

宗宜年顾不上别的,数落到,“太子,您怎可如此胡闹?您的身体怎么样,您心里没数?从京城到凤阳府跨越大半个大良朝,路途这么远,路上有个好歹怎么办?”

转身冲傻呵呵站在一旁的老胡呵斥道,“去伙房吩咐快做点好消化的汤汤水水来,再弄个手炉。完事了你亲自带人在外面守着。”

太子是一国储君,他的安危干系重大。太子来了西南凤阳府的事绝对不能露出去。

老胡得令急忙出去准备,太子身边的嬷嬷也跟着一起去了。

“师父,您不要担心,我的身体,我清楚。”反正就那样了,好也好不起来,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还有师父,您不要跟我您您的了,我听着好不习惯。你还跟从前一样,叫我牧之好不好。”

万常山无奈了叹了一口气,“你啊你,你这次出来,皇上知不知道。”万常山说完也不禁有些好笑。

良武帝把太子看得跟命根子一样,除了江山社稷,最重视的便是太子的安危。

太子跑这么远,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果然宗宜年笑笑,“父皇知道,派了飞鱼卫随我前来。”

太子很少跟良武帝提要求,儿子好不容易提了一个,良武帝不想让儿子失望。

纵使忧心忡忡,怕儿子在路上吃苦受累,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不过一路安排的确很是周密。

不但传了密旨让沿途官员好好接待,还亲自挑选了一批最精良的飞鱼卫保护太子的安全。

太医院医术最好的六名太医也跟了来。随行伺候的人员也是东宫的老人,走的也是官道。

太子一路走来其实也并没有吃多少苦。

师徒二人多年没见,坐在一起细细的回忆着过往。

“师父,这些年辛苦您了。您现在岁数也大了,我跟父皇说说,调您回京吧。”师父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不能再为了他呆在西南了。

万常山吹了吹嘴边不存在的胡子,“怎么,嫌弃你师父了?怕给你守不住西南?”

宗宜年好笑的摇摇头,“您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月生年纪也不小了,回了京城,我让父皇给她挑个好儿郎。”

万常山拿起手边的刀梢敲敲徒弟的头,“你可别跟你父皇似的乱点鸳鸯谱。”

月生她娘去世后,良武帝看万常山经常思念亡妻,孤孤单单甚是可怜,竟然想把一位孀居的公主赐婚给他。

吓得万常山带着娃连夜跑来了西南。

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徒弟寻找国师口中的有福之人。

“师父也没能帮上你什么,找了这么多年,还是找不到那所谓的有福之人。”

什么叫有福之人?是男是女?

是功成名就?是富甲天下?是父母健在儿女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