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37页(1 / 2)

娘娘从前颇好苏杭风味,如今用得颇少。从前好食红豆膳粥,如今好燕窝。从前日日不离雪山梅,如今却爱上糖渍瓜条。从前好蜜桔,如今却问了好几回可有荔枝。

他多说一句,康熙就脸黑半分。

暗卫说的从前怎样,那就是乌雅氏的口味,相处了二十多年康熙多少知道一些。至于如今,燕窝或者瓜条倒看不出什么,最后那样就很明白了,他还小的时候就听母妃玩笑过,说什么,无论得宠的程度或者喜好,董鄂氏都同杨妃相似。

杨妃是谁?

就是大唐王朝的传奇女子杨玉环。

以她作比让人听见会遭诟病,这女人是祸水,她之后就亡国了,不过,仔细想想,除了身材和性情之外,别的的确相似。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有着倾城倾国之美,精通音律,擅歌舞,深受宠爱。为了她,大唐皇帝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点,从香山居士的《长恨歌》就能亏得一二。

什么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什么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什么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什么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生男儿才能传宗接代,生姑娘那就是赔钱货,迟早要嫁到别人家去的,重男轻女是自古传下来的习俗,盼着生女儿送进宫去受帝王宠爱让父兄封侯也就是天宝年间才有的事。这些都不是重点,关键是,杨贵妃喜食荔枝,为了讨美人欢心,每到荔枝出世的集结,朝廷总要委派专人通过每五里、十里的驿站千里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其间跑死骏马无数。

有皇祖母压着,皇阿玛倒是没做到这种程度,不过,董鄂氏喜爱荔枝在宫里不是秘密。

其实不能用钟情,这位顺治朝的宠妃对吃食并不上心,她身材纤细,瞧着柔柔弱弱,用膳的时候就像猫儿进食一样,零嘴也吃得不多,是不是喜爱瓜条康熙不知道,唯独听说到了出荔枝的季节她的口味会好一些,严格说来,就是偏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