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8页(1 / 2)

万民图书馆里的书还没有多少。毕竟再是印刷快,速度还是跟不上。但就是书少,对一些学子而言,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他们节约了抄书的时间,而且,这里面的书,不仅仅是史书和四书等,还有其他的,比如农经,比如茶经,比如一些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超市管理学等。

书就在哪里,早去借早能学。

有图书证的人,开始每天都泡在里面如饥似渴的翻阅图书,有的还搞起了寻宝活动。

比如,传闻一直都喜欢研究傀儡之术的黄侍郎,就在里面无意间翻到了一本“墨家学说之木械”,然后就不得了了,好像疯魔一般,是白天也看,晚上也看,看到最后在朝堂上打哈欠,被禹皇斥责,回去痛定思痛,竟然直接做出来一只辘轳。

辘轳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个起重装置,打水的,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简单的东西构成,很容易做,以后打井水的时候,就不用费力气提着上来了。

折青听说的时候还很惊奇,然后就感慨果然要百花齐放才行。比如这个辘轳,她是绝计想不到要做的。因为作用太少了。

什么意思呢?

就是她每天脑子里过的都是大的事情,要有粮食,要有兵器,要有官员下沉乡下等,但是这种辘轳,她的脑子里根本没有闪现过。

所以,人才还是太少了。

有了黄侍郎的例子在前面,后面的人对于万民图书馆,就有了一种:捡漏的念想。

秦宽曾经这般跟她说过,“都想着自己能从那些书里面找到什么绝世秘密,然后一举成名。”

折青:“……”

行吧,其实这种心理她也能理解,她记得以前因为看过一本小说,里面说的就是去潘家园捡漏发财的,后来她去北京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坐着地铁去潘家园捡漏。

但因没文化,去的时候没查好攻略,去错了地方,古董街没看见,倒是到了潘家园眼镜城,然后进眼镜店问路,被老板忽悠着买了一副眼睛。

进去的时候是问路,出来的时候一百大洋没了,微风一吹,瞬间清醒,又不好意思进去退眼镜,只好愤怒的宝贝也不捡漏了,灰溜溜的回家,接着不久后,她就穿越了。

其实现在想来,是不是也有关系?

哎,都是过去了。

折青批改完奏折,站起来伸伸腰,有小宫女过来奉茶,道:“殿下,莫家公子来了。”

折青让人进来。莫启红光满面——粉嫩嫩的。

这绝对不是皮肤的自然状态!她好奇的道了一句,“阿启,你还……抹粉了?”